首页 / 时事要闻/ 正文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领导干部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讲座首场侧记
  • 作者:
  • 时间:2022-09-15
  • 点击:1070
  • 来源:中共中央党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专门对领导干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明确要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在教学安排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讲座,邀请10位文化名家来校(院)现场讲授,教育引导学员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底蕴,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谢春涛对此项教学活动高度重视,策划审定讲题,主持了9月8日的首场讲座。下午2点15分左右,学员们已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大礼堂报告厅悉数就座。“中华文脉与文化自信,讲授:单霁翔”。看着投影屏上的标题和主讲人,学员们兴致勃勃、翘首以待。要知道,单霁翔可是文化界的网红,不仅学养深厚,而且管理经验丰富,现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不仅让故宫扬名立万,更让世界痴迷中国文化。
  嫦娥、玉兔,天宫、天问,北斗、祝融……
  重建后像公园一样美丽的考古遗址;修复后栩栩如生的文物;纵身跃入滚滚洪流中自发抢救风雨桥构件的124位贵州侗族小伙……
  一张张生动的图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瞬间把学员们带入文化的长流、历史的星河。
  “听了讲座,我心里有了冲动,想要做两件事。一个是要再去看看我们的故宫。作为一个中国人,从文化遗产中汲取丰富营养,一定会让我们的文化自信充满底气。作为从事国际传播工作的新闻人,我想要做的另一件事,就是要把以故宫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的故事有声有色地讲给世界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智慧、气度和神韵,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讲好它的故事。感触中华文明脉络,传播文化自信的中国,是我们对外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责任。”省部级干部“战略思维与领导能力”专题研究班学员、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王浩表示。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聆听了这场讲座,让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委书记、二级巡视员石一婷对记者说:“文化既记录过往,更启迪未来。五千多年历史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化,凝聚了中华儿女最深厚的智慧结晶,这是宏大的智慧宝库。新征程上,我们将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倍加珍惜宝贵财富,在延续文化血脉中不断开拓前进。文化既是有形呈现,更是无形滋养。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哲学思想,这些既拥有具象化的表现方式,同时也赋予了‘以文化人’的精神力量。我们要系统抓好对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在守好文脉中滋养精神、凝聚力量。 文化既是软实力,更是硬支撑。文化底蕴是城市建设的精神内核,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在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中,我们要放大城市的特质、彰显城市的精神,用文化力量激活内驱力、展现生命力、赋能新发展。”
  “聆听讲座,文化自信油然而生、文化自觉激荡心间,对故宫人、文物人、文化人付出的艰辛奋斗由衷敬佩,取得的骄人成绩由衷赞叹。”中青二班三支部学员,陕西省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单舒平激动地说,“我更加清晰地读懂了文物保护利用、文明传承和文化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和逻辑关系,更加真切地了解了文物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干成事’的思路、境界和应具备的能力、定力,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增强了对传承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政治自觉、历史自觉和责任自觉。”
  “保护和利用都不是目的,目的是传承。”单霁翔老师的话,让学员们醍醐灌顶。
  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丰富,中华文明的智慧之火就会永远光照未来,文化的精髓就会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并在与时代的碰撞中不断抽出生命的新绿。
  中青一班学员、河南省信阳市委书记蔡松涛认为,“领导干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要在追溯与探源中坚定文化自信。推进遗址考古研究,深度探寻历史本源,阐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科学的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在保护与发展中坚定文化自信。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对保护与发展的新要求,礼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人本理念,在和谐共生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传承充满活力,在交流与合作中坚定文化自信。以主人翁的责任担当推动传播,强化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不断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让文化自信的底气更充足、理由更充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讲座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当代实际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我们电影工作者深入思考和回答好如何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时代考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中青二班学员、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谈到。他说,“文物古迹的整治保护申遗等工作必须注重与开发利用相结合,通过主动作为,创新思路,加强环境治理,加大展览展示、数字化影像传播及文创开发力度,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辉煌的古代文化艺术成就,多渠道、高质量地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增强人民群众对本土文物古迹的亲近感、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基因、创新文化发展的自发自觉。”
  学员们反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讲座,不仅及时,而且解渴。
  中青一班学员、中央宣传部国际联络局局长陈大为表示,“通过学习,在四个方面深化了认识。一是深刻理解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激活中华文明强大生命力的巨大贡献,深入领会在民族复兴进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必然性、客观必要性,增强延续精神血脉、传承文化基因、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二是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对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的基础地位和源泉作用,坚定四个自信,矢志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和方法路径,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赓续中华文脉,努力让中华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四是深入领会中华文化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中的根基地位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作用,树立和践行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应有贡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人文支撑。”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数千年屹立于世界之林,无论是顺境中的从容淡定,还是逆境中的艰苦崛起,说到底是因为我们有深刻的文化积淀,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滋养。”省部级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级研修班学员、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宏伟深情地说,“中华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的发展脉络,彰显中华文明的无限魅力。深入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解读好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把中华文明起源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全面地呈现出来,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落实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自觉承担起研究、阐述、传播中华文化的工作,把文化自信作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培养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
  据教务部负责人介绍,后面的讲座名家,令人期待。王蒙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王巍讲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陈来讲授“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颜炳罡讲授“中国儒学的现代转化”,王博讲授“庄子思想与心灵世界”,田青讲授“禅与乐——中国传统音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苏伯民讲授“敦煌莫高窟的价值及其现代文化角色”,康震讲授“中国古典诗词魅力”,黄朴民讲授“《孙子兵法》的战略思维及其当代价值”。